空殼公司給自己繳社保,很多人感覺是順理成章的事情。但是究竟劃不劃算呢?我們來仔細分析一下。
第一,繳納費用上不劃算。
如果我們是以公司的名義給自己參保,按照國家規定應當繳納四險一金。也就是基本養老保險、基本醫療保險(含生育保險)、工傷保險、失業保險和住房公積金。
如果按照靈活就業人員自己參保的話,可以自由選擇,只繳基本養老保險或者養老、醫療一起繳。
企業繳納養老保險,勞動者需要承擔繳費基數的8%,用人單位需要承擔16%,合計24%。而靈活就業人員參加養老保險一般是按照20%的比例繳納,節省了4個百分點。如果算上工傷、失業保險,一般能節省5~6個百分點。如果我們選擇最低繳費基數,假設是3000元,這樣每月至少也能節省150~180元。
靈活就業人員參保還有一定的優惠政策。比如說一次性創業補貼、靈活就業困難人員社會保險補貼。以靈活就業困難人員社會保險補貼為例,4050人員可以享受三年社會保險補貼,最高可以補貼66%。如果首次申請,距離退休不足5年,可以享受到退休為止。這樣也能夠大大減輕自己的負擔。
第二,社保待遇可能會更全一些。
畢竟多了工傷和失業保險,勞動者可以享受到失業金待遇也是不錯的。不過,一般來說,如果我們是公司法人離職后享受不到失業金待遇。如果我們不是法人,因非本人意愿失業,失業保險累計繳費滿一年以上,有求職意愿又可以按月領取失業金。失業金的標準目前將提升到90%的社會平均工資。
另外,企業社會保險費是可以補繳的,比如說青島市可以補繳6個月以內的保險,不需要繳納滯納金。
今年的新冠病毒肺炎,國家為了減輕企業負擔,對中小微企業減免2~6月份的養老、工傷和失業保險的企業負擔部分;醫療保險也有一定的減免優惠。但是靈活就業人員不能享受這樣的待遇,這也是與靈活就業人員享受的社會保險補貼對應的。
一些地區靈活就業人員繳納的醫療保險是不含生育津貼待遇的,但是企業繳納的,可以領取生育津貼。對于有需要的人,確實也是一種享受生育津貼待遇的辦法。
第三,法律責任
不管怎樣,掛靠勞動關系屬于違法行為。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,建立勞動關系,用人單位才應該為職工繳納社會保險。如果用人單位以欺詐、偽造證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方式,違規參加社會保險,都是違法的行為。
如果被查處,相應的繳費記錄不僅可能被注銷,甚至有可能被列為嚴重失信人。
如果說通過虛假證明材料補交社?;蛘哳I取失業金,這也夠上了騙取社?;鸬男袨?。
不過,這社會保險費征繳轉移稅務部門的不斷推進,稅務部門依據企業申報個人所得稅情況來進行社保征繳的話,這樣的行為肯定會越來越少。
所以,一般不建議有空殼公司代掛社會保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