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big id="t5t1t"></big>

    <track id="t5t1t"></track>
    <track id="t5t1t"></track>

      <address id="t5t1t"></address>

          <big id="t5t1t"></big>
          <track id="t5t1t"></track>
          <track id="t5t1t"></track>

          增值稅是什么?(商貿企業舉例說明)

          2023-01-24 15:29 admin 0

          增值稅的概念:增值稅是以商品(含應稅勞務)在流轉過程中產生的增值額作為計稅依據而征收的一種流轉稅。從計稅原理上說,增值稅是對商品生產、流通、勞務服務中多個環節的新增價值或商品的附加值征收的一種流轉稅。實行價外稅,也就是由消費者負擔,有增值才征稅沒增值不征稅。

          什么意思呢?以商貿企業為例。

          你從A公司手里購進商品時,收到的是增值稅專用發票,開具的明細如下:

          在會計眼里,這條明細是什么意思呢,就是采購成本是35000元,另外交的稅是5600元,是你要交給國家的稅,由A公司代為收取了。接下來看你如何操作了?

          如果你的主營業務是含銷售電腦的,你把這10臺電腦賣出去了,也開具了增值稅發票。(至于說專票還是普票,咱們不管)

          那么你不是這批電腦的最終消費者,你只是轉手一下,賺點錢。因此,在會計眼里,你賺了多少錢?

          毛利:39000-35000=4000元。

          也就是說這批電腦的增值額是4000元,那么增值稅要交多少?以當前銷售商品增值稅稅率是16計算。

          4000*0.16=640元

          那實務中,我們報稅的時候,就是銷項稅額-進項稅額=6240-5600=640(元)

          假如說你的老板突然發善心了,說10臺電腦,正好我們10個員工,當做職工福利費發放了吧。

          那么會計做賬方式就變了,企業就變成了最終消費者,因此要承擔所有的稅費,也就是說你提前交的5600元增值稅沒辦法抵扣,只能進入費用,因此你當期的職工福利費增加了40600元,這批電腦你沒有賺錢,因此也就不用再繳稅。

          也有人問了,既然增值稅的計算方法是:銷項稅額-進項稅額,那么我一直購進,銷售發票緩開,行不行?這樣子不就會造成銷項稅額小于進項稅額,暫時不用交稅。

          我的回答,對不起,有稅收風險,你這樣的行為持續一兩個月可以,但是長時間不交稅,就會出現稅收預警。你可以緩開票,甚至不開票,但是如果確實有貨物發出,也符合了收入確認條件,你必須在申報納稅時,填寫“未開票收入”,一樣要繳稅。一般要注意稅負率的平穩,即增值稅的納稅金額要和當月的銷售收入相匹配。

          當然,我曾經也看到過一些比較特別的行業,比如回收公司這種行業,遇到價格較低的時候,就不銷售了,但是還是要一直收購,所以會出現“倒掛”現行,進項大于銷項,這也是會存在稅收風險的。


          屁股翘好撅高迎合跪趴np
          <big id="t5t1t"></big>

            <track id="t5t1t"></track>
            <track id="t5t1t"></track>

              <address id="t5t1t"></address>

                  <big id="t5t1t"></big>
                  <track id="t5t1t"></track>
                  <track id="t5t1t"></track>